工商時報【本報訊】舊公寓整修

陳逸格

隨著科技進步、人類生活和消費型態的改變,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到來,全球企業開始重視「智慧製造」帶來的衝擊和轉機。台達於去年底在2016德國紐倫堡工業展中,展出雲端、數據收集管理、以及應用工業機器人打造高精、高靈活的製程加工,宣告台灣工控業已進入一波新的製造革命和競爭高峰。

因應智慧製造發展需求,台達近年的戰略對策是持續台中浴室防水層施工投入研發創新。除了開發、導入多款工業機器人及相關解決方案之外,也運用包含驅動器、運動控制、感測、影像辨識、高階上位控制等完整產品線,建構高端自動化生產設備和系統,並瞄準幾大應用領域快速累積「行業化的成功解決方案」。

台達資深副總裁暨機電事業群總經理張訓海表示,進入智慧製造時代,幾乎所有工業設備都將配備各種類的感測器和資訊監控軟體,進行少樣多量、彈性靈活的製造,並同步收集監控機台運行數據,讓工廠管理具備可視化、遠端監控、高效節能等條件,以提升生產效率與良率,漸進式邁入綠色智慧工廠新境界,這也是台達2017年市場戰略的主要方向。

另一方面,張訓海也對產業前景提出台灣目前面臨的兩大危機:一、台灣製造業在過去主要的競爭對手─中國大陸製造業,現在的核心技術已然大幅超前。從前是大陸用較高的價格買台灣設備,現在是「台灣每一種設備,對岸都有,而且比你便宜」。舉例來說:2016年手機製造設備市場很夯,但台灣有幾家供應商獲得訂單?這個情況,說明台灣設備業在手機供應鏈正逐漸式微。為什麼?因為台灣的生產開發速度、技術質量、成本競爭已不如以往。張訓海指出,這是一個很嚴重的警訊:「OEM產業設備業HOLD不住,上游的工控就要反省」。

針對有些人寄望政府的新產業政策方案能助力台灣產業,張訓海表示,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大,政府可以透過政策設置非常多的門檻、制定遊戲規則,扶持當地業者有機會站起來;相對台灣以出口導向,戰場主要在海外,國內政策力道有限,最大的幫忙就是「減稅」,但這對大多數企業而言助力不夠,倒不如回歸企業本質,靠自己努力茁壯、增強競爭力,還更實際。

如何增強競爭力?張訓海認為必需靠「創新、開拓R&D人員的視野和前瞻性,要更積極大膽跨入新領域新觀念,全力擠進產業前段班。這是一大挑戰但非做不可,否則就會出局。」

二、人才斷層。台灣過去20年製造業很強,靠的是非常有效率的管理人、管理事的能力。未來20年,智慧工廠將會漸漸取代傳統式生產,涉略及主要關心的對象內容跳脫傳統工廠那一套,將會是以工業4.0概念所形成的先進設備、製程、生產模式等衍生的營運管理流程,以及智能設備、大數據相關的技術人才,包括熟諳技術應用的現場專業技術人員、能制定高效率流程的工程師;另外還有大數據分析管理人員、聯網先進設備、製程與生產模式的專業管理人才、以及為企業營運下決策的高階管理人才。「可惜這幾種人才在近10年台灣產業外移空洞化期間,嚴重斷層了」。

即使面對危機,張訓海不失樂觀認為,只要能拿出電動按摩床好的戰略對策,仍可化危機為轉機。就像美國製造要回流、工業4.0革命要發展,都不是一夕之間可辦到的;千里之行、始於足下,產業界永遠要回到自己看看「你能做什麼」。至於人才不足,他認為透過併購與跨國跨領域合作可加快有效彌補。


90FABBA3C345C7CB
arrow
arrow

    fzp32ep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