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html模版昆明市政府工作報告 (2014年1月12日 李文榮)
(點擊查閱更多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)

——2014年1月12日在昆明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

市長 李文榮

各位代表:

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,請予審議,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。

一、攻堅克難,團結奮進,經濟社會發展成效顯著

2013年,是我市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。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集中顯現的社會矛盾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,在市人大、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,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,牢牢把握發展第一要務,堅定不移穩增長、轉方式、調結構、促改革、惠民生,沉著應對困難和挑戰,妥善處理熱點難點問題,經過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,保持瞭全市經濟較快發展、社會和諧穩定。

(一)結構調整不斷優化,經濟平穩較快增長。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3450億元,增長13%,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.1∶45∶49.9;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450.8億元,增長19.1%;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2930億元,增長25%;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00億元,增長14%;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.9%;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44元,農民人均純收入9269元,分別增長12.3%、15.3%;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.9%。市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。

(二)產業建設紮實有力,發展後勁進一步增強。以“8185”產業培育提升為抓手,加快重點產業培育。糧食產量123萬噸,烤煙效益顯著提升,都市農莊試點取得成效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25戶,增加值增長12%。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80項,竣工55項。園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全市的88%,楊林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傢級園區。14個泛亞商貿物流中心加快建設,主城商品交易市場有序搬遷,建成51個菜市場和9條美食街區。全市接待遊客5600萬人次,增長19%;旅遊總收入516億元,增長21%。

(三)社會事業全面進步,民生福祉不斷增進。深入實施“十大民生工程”,民生支出占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的70%。城鎮新增就業12.4萬人、再就業3.5萬人,城鎮登記失業率2.67%。扶持1.4萬人成功創業。培訓農村勞動力34萬人,轉移就業23.6萬人。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、醫療保險參保覆蓋率分別達96.7%、97.8%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、失業、工傷、生育保險參保覆蓋率均提高到96%以上。城鄉低保標準平均增幅分別達15.2%和17%。建成保障性住房4.47萬套。完成26所高(完)中新建、遷建、改擴建項目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提高到96.5%,義務教育鞏固率保持在99%以上,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讀人數達20萬人。61萬貧困學生得到資助,36萬農村學生在營養改善計劃中受益。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持續推進,覆蓋城鄉居民482萬人次。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市區醫院、市中醫院呈貢新區醫院試營業。民營醫院達171傢,床位1.2萬張。人口自然增長率5.6%。。完成廣播電視“村村通”直播衛星覆蓋工程。新增國傢級文物保護單位3項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項目22項。市體育學校暨全民健身中心基本建成,成功舉辦高原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和市第十屆民運會。加強矛盾糾紛排查調處,積極應對網絡輿情。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,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,群眾安全感不斷增強。食品藥品安全形勢穩中向好,覆蓋全市的肉菜流通追溯體系基本形成。強化安全隱患排查,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。雙擁工作取得新成效,全市民族團結、宗教和睦。

(四)城市建設加快推進,載體功能得到提升。編制完成各類規劃54個,基本實現市域總體規劃、縣(市)區中心區控制性詳規、環滇主城四片城市形象設計“三個全覆蓋”。武昆高速、繞城高速西北段、陽宗海西部快線一期建成通車,南連接線、功待、黃馬高速等項目順利推進,呈澄高速等9個項目開工。地鐵1、2號線首期工程南段通車試運營,3號線工程加快推進。基本完成5條鐵路征地拆遷,新火車南站開工建設。中緬天然氣管道幹線全線貫通。完成以“六路一江”為重點的景觀亮化設施建設,綜合整治北京路等31條城市道路、9條微循環道路和17個交通節點。建成70個立體停車場。主城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47.3%。完成牛欄江應急備用水源補給工程,清水海引水工程每天可向城市供水30萬立方米。以城中村為主的城市更新改造取得新成效。呈貢新區公共服務設施及城市綜合體項目加快實施。

(五)滇池治理力度加大,生態環境持續改善。圍繞滇池治理六大工程,啟動實施“三年行動計劃”,完成投資88.6億元。埋設截污管網153公裡。第九、十污水處理廠及主城10個調蓄池通水運行。拆除環湖路內大棚1055畝、防浪堤43公裡,建設生態堤埂23公裡,增加滇池水域面積11.5平方公裡。完成盤龍江清淤除障30萬立方米。滇池外海水體透明度上升4.88%,草海、外海綜合營養狀態指數分別下降0.86%和1.2%。陽宗海湖體水質保持穩定。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。滇池流域“五采區”植被修復8184畝,市級退耕還林20.4萬畝,新增城市綠地1028公頃,森林覆蓋率48%,榮獲“國傢森林城市”稱號。完成節能減排重點項目196個,1000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投入運行。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33天。

(六)縣域經濟協調推進,城鄉發展加速融合。各縣(市)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,五華、官渡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均超過700億元,6個縣區被評為全省縣域科學發展先進縣。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,節約集約用地,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16萬畝。“農轉城”28.7萬人,全市城鎮化率68%。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.8萬戶。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450公裡。新增城鄉公交線路11條,公交“鎮鎮通”實現全覆蓋、行政村覆蓋率94.5%。建成68件農村抗旱應急工程、41件水源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,完成8萬件“愛心水窖”。建成142個新農村省級重點村和30個市級示范村。145個重點貧困行政村基本實現“一通六有”,解決6萬農村貧困人口溫飽問題。

(七)改革開放步伐加快,發展活力日益顯現。進一步下放市級審批權限10項。“營改增”試點啟動實施。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措施,民營經濟預計實現增加值1560億元,增長14%以上。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頒證。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效。

20所縣級公立醫院被列為國傢改革試點,藥品實行零差率銷售。第五次榮獲“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”稱號。加強和改進招商引資工作,實際利用外資17.9億美元,增長13.2%;引進市外到位資金1297億元,增長4.8%。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70億美元,增長18%。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新成績,政府債務風險可控。新引進25傢金融機構。締結國際友城3個,孟加拉國在昆設立領事館。圓滿完成首屆中國—南亞博覽會暨第21屆昆交會、第13屆亞洲藝術節籌辦和服務保障工作。

(八)政府建設不斷加強,行政行為進一步規范。加強政府立法工作,制定、修訂政府規章7件,提請市人大制定、修訂、廢止地方性法規11件。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、工作監督,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,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、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意見,辦理市人大代表建議293件、市政協提案546件。發揮政府網站、政務微博作用,廣泛接受社會監督。嚴格落實中央“八項規定”和省、市相關要求,切實改進作風、文風和會風,“三公”經費壓縮19.6%。認真執行廉潔從政各項規定,嚴肅查處一批違法違紀案件,廉政建設取得新成效。

各位代表!奮鬥充滿艱辛,成績來之不易。我們取得的成績,是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,是全市人民團結奮鬥、辛勤工作的結果。在此,我代表市人民政府,向全市人民,向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,向各民主黨派、工商聯、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,向中央省屬單位、駐昆部隊和武警官兵,向所有關心支持昆明建設發展的海內外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謝!

在總結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地看到,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,主要表現在:全市經濟總量不大、質量不高,轉方式、調結構任務繁重;行政審批程序復雜、效率不高,監管不到位,公共產品提供還不夠;城鄉、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;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不高,對歷史文脈傳承保護利用不夠,市容市貌臟亂差、交通擁堵等問題突出;資源環境約束加劇,生態修復難度大,滇池治理任重道遠;社會矛盾多發易發、交錯疊加,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尚未得到有效解決;少數部門和公務員精神懈怠、作風漂浮、能力不足,“四風”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。對此,我們必須高度重視,認真加以解決。

二、穩中求進,奮力拼搏,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

2014年是深入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發展是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,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,認真落實國傢和省的總體要求,按照市委十屆四次全會的決策部署,紮實抓好各項工作,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。

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: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、中央經濟工作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,牢固樹立進取意識、機遇意識、責任意識,以穩中求進、改革創新為主旋律,堅持科學發展,著力轉方式、調結構,保持經濟的合理健康發展,進一步解放思想,全面深化改革,激發市場活力,更加註重改善民生,更加註重社會事業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,更加註重社會和諧穩定,加快建設美好幸福新昆明,為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。

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建議為: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2%左右,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%以上,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%以上,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%以上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1%和13%以上,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4%以內,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.7%,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%以內,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%。以內。

今年,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:

(一)加快產業轉型升級,不斷壯大經濟實力

推動經濟快速發展。強化產業拉動,深入推進產業建設年活動,努力構建“8185”+X現代產業體系,三次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5%、13.5%和12%以上。強化投資拉動,實施重點項目220項,投資775億元,其中,基礎設施及民生項目90項,投資349億元;產業項目90項,投資426億元;推進前期項目40項。加強項目土地儲備,嚴格執行凈地出讓制度,全面實施網上交易,完善項目引進評審和退出機制,預留大項目用地空間。整合財政資金,實施財政貼息、風險補償、獎勵引導等措施,支持實體經濟發展。強化消費拉動,鞏固發展餐飲、商貿等傳統消費,積極培育文化、信息、休閑等消費熱點,加快國傢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,大力發展網購網銷等新興消費業態,引導住房、汽車等大宗消費健康發展。

提升經濟發展質量。堅持工業打頭陣,加快工業園區規劃建設,改造提升有色金屬、化工、黑色金屬及建材等傳統工業,加速發展生物醫藥、非煙輕工等消費品工業,培育石油煉化及天然氣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、信息、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。有效化解過剩產能,加快工業企業“去庫存化”。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項目60項、竣工50項,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980戶。按照“產城一體化”要求,完成全市工業佈局規劃調整。積極發展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經濟,打造一批城市綜合體,推進以東風廣場片區為中心的中央商務區、老螺螄灣片區等次級商務區建設,新增總部企業20戶、樓宇面積160萬平方米。改造提升城市傳統商圈,加強社區商業設施建設,培育地鐵商業,繼續實施“萬村千鄉市場工程”。抓住雲南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契機,強化金融產業園區建設,打造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。加強以螺螄灣國際商貿城為重點的商貿服務業聚集區建設,加快主城商品交易市場整治搬遷。推進泛亞商貿物流中心建設,重點培育10傢物流企業集團。以昆曲綠色經濟示范帶建設為重點,發展高原特色農業。穩定糧食生產,鞏固烤煙支柱,提高蔬菜、花卉效益,大力發展畜牧業、林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。加快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、嵩明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、鬥南國際花卉園等農業園區建設,著力培育龍頭企業、都市農莊、傢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。註重農產品質量安全,無公害農產品、綠色食品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30個。壯大民營經濟,新增1萬戶小微企業,培育50戶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,增加值突破1700億元。

加強科技創新驅動。深入推進國傢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,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1.77%,科技成果轉化率達41.4%。發揮大型企業創新骨幹作用,實施60項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,認定40傢高新技術企業。新增企業技術中心40傢以上、省級名牌產品20個以上。培育3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5個院士工作站,新增3個博士後工作扶持站。開展25項“科技惠民”計劃項目。新增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10傢。啟動國傢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設。

(二)著力保障改善民生,提高社會發展水平

提供更多的就業創業機會。鼓勵多渠道多形式就業,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為重點的青年就業和農村轉移勞動力、城鎮困難人員、下崗職工、退役軍人就業。新增城鎮就業10萬人,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20萬人、轉移就業15萬人。實施“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”,確保實名登記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90%以上、困難畢業生100%就業。扶持自主創業,創建市級大學生創業示范園5個、農業創業示范鄉村20個。

實現更高水平的社會保障。推進社會保險全民覆蓋,逐步提高社會保險待遇。完善落實社會救助、社會保障標準和物價上漲聯動機制,城鄉低保、五保供養標準提高15%以上。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,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機構,新增養老床位4500張,啟動建設60個居傢養老服務中心。以城市棚戶區改造為重點,開工建設保障性住房2.6萬套,做好保障房分配、配套設施建設和運營管理。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2.5萬戶。

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。著力擴大公辦和普惠性民辦學前教育資源,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7%以上。實施義務教育“增量擴優”工程,鞏固提高普通高中“強基提質”成果,高中階段毛入學率提高到92%以上。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,優化提升民辦教育。深化平安校園創建工作,加快實施校舍改造工程,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。

建設更高標準的健康服務體系。著力解決“看病難、看病貴”問題,新增病床3000張,每千人擁有執業(助理)醫師數3.5人。落實基本藥物制度,減輕群眾就醫負擔。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市區醫院、市中醫院呈貢新區醫院全面投入使用。開展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試點,完善社區雙向轉診醫療模式。加強疾病防控和婦幼衛生保健工作,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。

營造更加和諧的社會環境。強化“平安昆明”建設,健全立體化防控體系,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。加強網絡安全防控,維護良好網絡秩序。健全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,完善應急處置機制,有效應對和妥善處置突發事件。推進和諧社區建設,確保90%以上社區創建達標。搞好糧食流通儲備,抓好“米袋子”、“菜籃子”工程,履行行政首長負責制,確保主要農副產品市場價格總體平穩,讓市民買菜更方便。加強食品藥品監管,保障食品藥品安全。完善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機制,抓好重點行業和領域安全專項整治,嚴防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。健全防災減災體系,創建5個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和3個全國地震安全示范社區。做好森林防火和防汛抗旱工作。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,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,爭創第十屆全國雙擁模范城。做好民族宗教工作。

(三)強化生態文明建設,努力打造美麗春城

以更大的舉措治理滇池。深入實施滇池治理“三年行動計劃”,完成38個治理項目、投資126億元以上。突出抓好徹底截污、水體置換和生態建設,強化“河(段)長責任制”和“河道三包”責任制,確保國傢考核的16條主要入湖河道水質達標率70%以上。推進第十一、十二污水處理廠及底泥疏浚三期等工程,完成主城污水處理廠尾水外排、污泥處置及牛欄江滇池補水出水口瀑佈公園等項目。建設11個環湖濕地生態公園,抓好滇池流域“五采區”植被恢復和郊野森林公園建設,努力實現滇池流域面山綠化全覆蓋。

下大力氣保護好生態環境。新造林35萬畝以上,市級退耕還林20萬畝,森林覆蓋率49%以上。做好高速公路沿線、城市道路和街頭綠化,完善三級公園綠地體系,提升“十大公園”品質,保護恢復“三山一水”生態格局和特色風貌。抓好牛欄江、南盤江、螳螂川等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,加強飲用水源區和生態脆弱區保護。深入開展生態縣、鄉(鎮)、村和綠色學校、社區創建工作,加強自然保護小區建設。嚴格環保執法,嚴懲破壞生態環境行為。鞏固提升“四創兩爭”成果,啟動創建國傢生態園林城市。

全力提高低碳發展水平。推進低碳城市試點工作,實施一批低碳、節能重點工程,創建一批循環經濟示范縣區、園區和企業。推廣應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,加快淘汰落後產能,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清潔生產。推廣綠色建築,主城五區、三個開發(度假)區和陽宗海風景名勝區新建建築全部執行國傢綠色建築標準。加強水資源管理,嚴格區域用水總量、用水效率及水功能區限制納污“三條紅線”指標控制。加強PM2.5監測,整治汽車尾氣、工地揚塵污染,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85%以上。

(四)著力提升城市品質,建設世界知名旅遊城市

突出規劃引領作用。圍繞建設世界知名旅遊城市,按照“一湖四片、一主四輔、一城多點”空間佈局,完成總規修訂和報批工作,抓好控制性詳規、分區規劃、片區規劃、小區規劃和單體設計。統籌地上、地下空間開發利用,編制完成綜合交通體系規劃、市域與滇池流域永久生態保護規劃和城市排水(雨水)防澇綜合規劃。推進建設規劃、土地利用規劃和林地保護利用規劃“三規合一”。註重傳承歷史文脈,強化城市色彩和空間形態控制,突出春城特色的城市設計,彰顯少數民族文化的城市風貌。加強規劃監督管理,增強規劃的約束力和執行力。

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。深入實施“3015行動計劃”,完善“一湖四片”、“一主四輔”道路網絡,初步建立環滇池立體交通體系。加快繞城高速東南段、呈澄高速、黃馬高速、金東大橋、尋倘、東倘、祿倘等項目建設,完成老昆洛路朱傢村至呈貢段提升改造,長嵩大道、南連接線建成通車。加快新火車南站及外部配套基礎設施建設。開工建設地鐵1號線延長線和2、3、6號線二期工程,1、2號線首期工程全線開通試運營。完善人防、電力、燃氣、排水防澇、垃圾污水收集處理等市政設施。推進“六大片區”建設,提速呈貢新區基礎設施建設,抓好市文化館、中心圖書館、文化傳媒中心等項目建設。抓住雲南打造航空強省的機遇,加快空港經濟區建設。

提升城市管理水平。千方百計緩解交通擁堵,實施城市幹道、支次路網和微循環系統建設,新增停車泊位5萬個,完善交通標識等設施,強化交通秩序管理,實行主城大貨車限行。加快創建國傢“公交都市”示范城市,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52%。抓好道路橋梁安全管理,加強城市照明和景觀亮化管護。強化文明施工,整治渣土運輸,嚴格規范道路開挖。堅持先建後拆、平穩拆遷、和諧拆遷,推進中心城區舊廠舊村舊城更新改造,堅決制止違法加層、無序建房和違規建設商品交易市場。開展“城市清潔工程”行動,實行“路長制”,集中整治背街小巷、城中村、城郊結合部和城市主要出入口環境衛生,整治占道經營,防止“臟亂差”現象反彈。深化節水型城市建設。加快科學調度水源,確保城市供水安全。推進“三網融合”和第四代移動通訊網絡建設。加快打造“智慧城市”。

促進文化昆明建設。加強文化傳承保護利用,推進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,實施15個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工程。抓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項目建設,完成第四批國傢級名錄申報及文廟恢復性修建項目一期工程。鼓勵民營文藝院團、演出市場中介和娛樂企業連鎖發展,打造一批骨幹文化企業和知名文化產業品牌。推進“戶戶通”建設,啟動地面數字電視覆蓋工程,實現基層公共文化站(室)建設達標率90%以上。加快“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”建設。推進文旅融合,構建“一核一帶一群四片九區”旅遊產業發展格局。加快“十大景點”建設,抓好古滇國文化旅遊名城等一批旅遊項目。開展“十個一”旅遊信息化建設和宣傳營銷活動,拓展國內外旅遊市場。

(五)統籌城鄉融合發展,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

壯大縣域經濟實力。根據各地資源稟賦和發展水平,加強對縣域經濟發展的分類指導,完善落實政策措施,培育主導產業,推動縣域經濟走特色化、差異化道路,支持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。做好擴權強縣、擴權強鎮工作,凡屬基層管理更方便、更有效的經濟社會管理事項一律下放。推進晉寧撤縣設區和嵩明、宜良撤縣設市工作。加快縣城和小城鎮開發建設,打造一批工業強鎮、商貿重鎮、旅遊旺鎮和歷史文化名鎮。穩步推進城鎮上山,完成“農轉城”10萬人,全市城鎮化率達69%。

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。續建3件中型、14件小(一)型水源工程,新開工1件中型、3件小(一)型水庫和40件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。建設“五小水利”工程5萬件,解決10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。加強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,推進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項目建設。改造中低產田20萬畝。完成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450公裡,加強農村道路管養。新建氣象公共信息電子顯示屏1800塊。

加快建設美麗鄉村。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,改善農村人居環境,註重保留村莊自然文化風貌,遏制農村建房的隨意性、零散性和無序性,建設“三清四美三宜”美麗鄉村。以安寧南部、呈貢萬溪沖片區和市域高速公路沿線為重點,打造9條美麗鄉村示范帶,建成70個省級美麗鄉村和30個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。

全力打好扶貧攻堅戰。深入實施扶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,啟動129個重點貧困行政村“一通六有”建設,實施省級16個行政村、市級200個自然村整村推進,做好4個整鄉推進續建工作。抓好東川和烏蒙山連片特困地區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與扶貧攻堅,加快倘甸扶貧開發綜合實驗示范區建設,易地搬遷1400人。

(六)致力擴大對外開放,培育合作競爭新優勢

推進對外貿易平穩發展。優化外貿結構,力爭進出口貿易總額達103億美元。擴大先進技術設備、關鍵零部件和重要原材料進口。加大對高新技術、生物制藥產品出口扶持力度,提高機電、有色冶金和農產品等優勢特色產品出口規模。加快打造國傢級和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,推進服務外包產業園區建設,支持文化、金融保險等服務產品出口。鼓勵企業和個人“走出去”,開展並購投資、證券投資和聯合投資,承攬境外大工程、大項目。做好昆明綜合保稅區、國傢級國際貿易中心城市申報建設工作。

提升招商引資質量。圍繞“8185”產業培育提升和“3015”行動計劃,依托各類產業園區,實行領導招商、團隊招商、以商引商、產業鏈招商,確保實際利用外資17.9億美元以上,引進市外到位資金1250億元以上。以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區域及港澳臺、東盟、南亞為重點,加強與世界500強、行業領先企業和高科技企業的合作。提高招商引資實效,改進考核辦法,把項目資金到位率、產出率、集聚率、就業率、土地集約率作為重要指標,強化業績評價、跟蹤問效,促進項目落地、竣工達產。

加強區域交流合作。拓展與東南亞、南亞地區的合作領域,提升與泛珠三角、成渝、北部灣等區域的合作水平,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建設。主動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,配合省做好滇中產業聚集區建設,重點開發建設好東區。擴大與邊境州市合作,大力發展口岸物流和保稅物流。依托南博會、昆交會、農博會等平臺,拓展對外合作領域。鞏固發展國際友城關系。

三、積極探索,大膽實踐,開創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

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、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。我們必須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環節,抓住方向明、見效快的改革,科學制定實施方案,先行先試、穩紮穩打,大膽創新、重點突破,以改革促發展、促轉方式調結構、促民生改善。

(一)突出抓好經濟領域改革

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,深化經濟體制改革。加強國有資產監督管理,推進國有企業改革,健全國有資本管理體制,推動國有資產證券化,加快市交投公司、滇池水務股份公司上市進程。鼓勵國有、集體與非公有資本交叉持股,加快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。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,優化政府性項目資源配置,構建規劃、國土、土儲、屬地政府和投融資公司的聯動協調機制。堅持“誰舉債、誰償還、誰承擔責任”,建立政府債務管理長效機制,嚴控新增債務,逐步化解存量債務,有效防控債務風險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,改進預算管理制度,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。合理劃分市級和縣(市)區事權與支出責任,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制度。推進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,完善資源要素價格形成機制。加強公共資源交易市場體系和電子化交易平臺建設,推動土地使用權、礦業權等進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交易。建立健全公益性服務企業價格補貼機制。推進工商登記制度便利化改革,制定負面清單,實行非禁即入,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。

(二)加快新型城鎮化改革

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,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、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,健全市、縣、鄉三級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,穩妥推動地權、林權、財產權流轉租賃、抵押融資。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,探索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、租賃、入股辦法,逐步實現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、同權同價。研究制定被征地農民參與土地市場化分配的措施。深化集體林權制度配套改革,開展農村水價改革試點。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,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,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。

(三)切實轉變政府職能

處理好政府與市場、社會的關系,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把該放的權力放到位,把該管的事務管好。推行權力清單制度,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,規范政府權力行使。實行投資項目技術審查和行政審批相分離,切實解決審批難、落地難問題。推進政府機構改革,完成衛生、人口和計劃生育、食品藥品監管、工商質監行政管理體制調整。深化事業單位分類改革。改革社會組織登記制度,激發社會組織活力。推進政府購買公共服務,對事務性管理服務,以合同、委托等方式向社會購買。依據主體功能區劃分,科學確定績效考核標準,完善發展成果考核評價體系。

(四)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

完善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,健全生態功能區財政轉移支付制度,加大對松華壩水庫、雲龍水庫、清水海等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反哺力度。加快建立滇池流域生態保護機制和環滇池區域開發建設機制。改革生態環保管理體制,嚴格執行環評限批,科學劃定生態保護紅線。建立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制度、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及預警機制,推進數字環保建設,加強環境保護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。

(五)全面推進民生事業改革

深化教育領域改革,加快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標準化建設,推動優質學校跨區域發展,實行學區化管理。推進招生制度改革,制定異地中考政策和外來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就學管理辦法。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,鼓勵文化企業跨地區、跨行業、跨所有制兼並重組。采取政府采購、項目補貼、定向資助、貸款貼息等形式,推動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發展。強化政府促進就業責任,建立經濟增長與擴大就業聯動機制,完善創業扶持政策。規范招人用人制度,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。推進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,完善社會保險銜接轉續機制。深化醫療保障、醫療服務、公共衛生、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綜合改革,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、保障和救助機制,逐步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水平。深化公立醫院改革,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。鼓勵社會辦醫,構建多元化醫療衛生服務體系。加大計劃生育傢庭獎勵扶助力度,落實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。

(六)大力創新社會治理

發揮政府在社會治理中的主導作用,增強基層組織社會治理和維護穩定的能力,引導社會各方有效參與,建立政府與社會力量聯動互補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網絡。創新有效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的體制機制,建立暢通有序的訴求表達、矛盾調處、權益保障機制。推行網上受理信訪、部門聯合接訪和市縣鄉三級視頻聯合接訪,維護群眾合法權益。提升公民法律意識和道德素質。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,完善政府、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,營造良好信用環境。

各位代表!建設一個高效廉潔、務實為民的政府,是全市各族人民的期望,是做好今年各項工作的保證。我們將堅持依法治市,深化“法治昆明”建設,堅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,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、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,高度重視社會監督和新聞輿論監督。健全重大行政決策公示、咨詢、聽證等制度,提高決策的科學化、民主化、法制化水平。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“八項規定”,著力解決“四風”突出問題。紮實有效開展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,認真踐行“昆明幹部精神”,真抓實幹、取信於民。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懲治和預防腐敗五年規劃,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,規范經費審批管理和報銷制度,嚴控“三公”經費支出和樓堂館所建設,嚴格公務接待標準,嚴禁公款吃喝、多占辦公用房及亂發獎金、實物、補貼,落實婚喪喜慶、公務用車、公共場所禁煙等各項規定,嚴肅查處各類違法違紀案件,營造清正、清廉、清明的良好政風。

各位代表!昆明的發展翻開瞭嶄新一頁,我們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。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,在省委、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,凝心聚力、團結拼搏、埋頭苦幹,共同譜寫好“中國夢”的昆明篇章!

名詞解釋

1. 肉菜流通追溯體系 以發展現代物流方式為基礎,運用信息技術手段,實現肉菜商品流通的索證索票、購銷臺賬的電子化,形成來源可追溯、去向可查證、責任可追究的質量安全追溯鏈條。

2.“六路一江”景觀亮化 東風路、三市街、翠湖南路、人民路、青年路、北京路和盤龍江是昆明夜景總體規劃中“茶花”的中心部分,“六路一江”景觀亮化通過建築照明、道路景觀照明、水系照明、節點照明、廣告照明,空中、立面、地面三維營造,全方位展示昆明現代繁華的都市夜景。

3.一通六有 重點貧困行政村基本實現通公路(行政村通硬化路,自然村通簡易公路,村內通硬化路),有房住、有產業、有水喝、有學上、有病能就醫、有活動場所。

4.“8185”+ X現代產業體系 在深入推進“8185”產業培育提升計劃的同時,積極發展高端裝備制造、生物、新材料、新一代信息技術、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(X)。

5. 十大公園 金殿名勝區、大觀公園、昆明動物園、黑龍潭公園、西華公園、曇華寺公園、郊野公園、翠湖公園、西山風景名勝區、海埂公園。

6. 三山一水 包括大小三山一水。大三山一水:碧雞山、長蟲山、金馬山,滇池。小三山一水:雲大山、圓通山、五華山,翠湖。

7.自然保護小區 面積較小、由縣級以下行政機關設定保護的自然區域,或是在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區域以外劃定的保護地段。自然保護小區是自然保護區的延伸和補充,對於拯救珍稀瀕危物種、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,維持生態平衡,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。

8.綠色建築 在建築的全壽命期內,最大限度地節能、節地、節水、節材、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,提供健康、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,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。

9.六大片區 東城呈貢片區、南城晉城片區、西城海口片區、草海片區、空港片區、巫傢壩片區。

10.一核一帶一群四片九區 一核:主城核心區;一帶:昆玉紅旅遊文化產業經濟帶;一群:環滇池度假酒店和休閑娛樂產業集群;四片:東南部喀斯特旅遊區、西部溫泉休閑旅遊區、東部高原草山旅遊區和北部生態旅遊區;九區:石林風景名勝區、環滇池旅遊區、陽宗海風景名勝區、世博新區、安寧溫泉旅遊區、轎子山旅遊區、西翥生態旅遊試驗區、尋甸鳳龍灣旅遊區、嵩明嘉麗澤旅遊區。

11.十大景點 石林風景名勝區、雲南民族村、世博園、環滇池旅遊區、星耀水鄉、轎子山風景名勝區、安寧溫泉、陽宗海風景名勝區、宜良九鄉風景名勝區、古滇王國文化旅遊名城。

12. “十個一”旅遊信息化建設和宣傳營銷活動 一批昆明旅遊營銷體驗中心、一個昆明旅遊專屬電視頻道、一本旅遊直投刊物、一個手機客戶端、一個電子商務媒體平臺、一張“一卡通”旅遊卡、一套新媒體營銷“組合拳”、一個遊客大數據采集網絡、一組國內外客源地主題營銷活動、一傢重點戰略營銷合作企業。

13.三清四美三宜 三清:清潔傢園、清潔田園、清潔水源;四美:規劃科學形態美、村容整潔環境美、創業增收生活美、鄉風文明和諧美;三宜:宜居、宜業、宜遊。

(責任編輯:宋雅靜)
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zp32ep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